青山湖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的访问!
索引号: QSHQ--2024-0082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青山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3-12-25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党建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浏览量: 字体:

罗家镇位于青山湖区东南部,镇域面积46平方千米,下辖9个社区、18个行政村,解放南昌的最后一枪就在这片土地打响。近年来,罗家镇以党建赋能、人才驱动、资源整合为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思路,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盘活本土资源,打好三色“组合拳”

罗家镇坚持党建引领、集体带动、群众参与,积极挖掘镇辖区域内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以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为脉络,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一是打造红色阵地,擦亮“红色”名片。坚持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引领,将板溪村打造成“江西省红色名村”,依托谢埠之战纪念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国军伪县政府旧址、利玛窦教堂、谢埠古街等系列红色遗址遗迹,串联红色资源,将板溪村建成集红色教育、党课培训、红色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年参观学习人次超3000人,参观场次达百余场。二是聚焦特色农业,做好“绿色”文章。罗家镇谋划构建“1+X”产业布局,由镇党委牵头统筹协调、各村党组织具体实施,探索村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确保“一村一策一品牌”精准覆盖。如棠溪村打造了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新型业态--棠溪农庄,农庄总经营面积达600亩,平均每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以上,年收入达200多万元,解决了30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荣获“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称号;赵坊村创新实施“开心农场”项目,对村内300多亩荒地进行整理,采用“村民认领”“市民认种”模式,解锁“新农夫”身份,带动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效益不断提升。三是深耕文化厚土,绘就“古色”画卷。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创作本地民俗节目,制作和传承传统手艺“油纸扇”,举办“罗家赶集民俗文化旅游节”“南行军古庙庙会”等,让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回归并转化为乡村文旅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

打造人才磁场,激活组织“新引擎”

罗家镇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抓好农村人才培养,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吹响青年人才“集结号”。以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为契机,广泛吸纳机关、两新组织、乡村好青年等群体中优秀青年,建立罗家镇青年人才信息库,抓实青年人才“选育用”三个环节,探索实施“五荐三审三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青年人才聪明才智,组织青年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参与征地拆迁、信访接待、项目招商等重要任务,为罗家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青年力量。目前共储备青年人才67人,涵盖行政事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二是架起乡贤能人“连心桥”。发挥本土政策优势,倾心打造乡贤文化馆,充分运用本地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依托乡贤馆开展各种活动,激发乡贤回乡创业创新热情,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等反哺家乡,推动全镇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2022年5月,成立了罗家集教育基金会、罗家集教育基金党支部,24名乡贤捐资近800万元。三是弹奏暖心服务“进行曲”。罗家镇党委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实践“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工作新模式,以“关注身边人、倾听邻里事”为载体,在各村社成立青年党员人才服务小队,让青年人才采取送医购药、买菜跑腿、矛盾调解、送书上门等方式,从小事发力,紧盯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年以来,全镇累计解决民生难事150余件,基层党组织参与率100%,实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和服务效能的“最大化”。

推进基层治理,夯实发展“基本功”

去年以来,罗家镇坚持以“两整治一提升”为主抓手,把农村路域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特色产业提升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一是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采取“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等方式,将党员示范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入融合,有效推进“三拆三清”工作,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拆除在规定范围内的主体房和附属房9937㎡,清除垃圾7000余吨,废弃物1740吨,清理塘沟5150平方米,新建3座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10.4公里,道路硬化79880㎡,配齐各类健身器材和娱乐设施,坚持以点带面,解决了乡村环境的“脏点”和“痛点”,全面提升村民生活环境。二是强化共建共享,提高幸福“指数”。创新推出“堂屋夜话”党建议事机制,支部书记带头组织村民利用晚饭后时间,在议事厅围绕具体事务,与村民“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有效推进了门塘整治、“三拆三清”、基础设施完善等民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三是发挥党员作用,刷新拆迁“速度”。为保障高铁东站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探索“党建+拆迁安置”新模式,在征迁一线授旗组建了“党员先锋队”,把基层党组织坚强堡垒构筑到征迁项目最前沿,党员纷纷带头完成征迁协议签字,通过“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有效打通征迁工作“最后一公里”。项目启动后,快速完成了尤氨路、昌东三路、朱桥东路、四干渠改道等路网征迁项目,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切实把党建“软实力”转化为高铁项目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硬支撑”。

如今的罗家镇,产业兴旺、景美人和,正绘就一幅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罗家镇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高铁东站地理优势,继续探索党建引领新模式,聚焦中心大局,压紧压实责任,答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