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区人民政府网站欢迎您的访问!
索引号: QSHQ-4585-7051-365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青山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11-01-25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南昌市青山湖区2010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浏览量: 字体:

南昌市青山湖区2010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总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1年1月18日在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南昌市青山湖区财政局局长   余天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我区2010年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总预算安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0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经济大区、生态之都”、力争达到“全国百强县市”综合实力水平的总体要求,奋力争先、攻坚克难、力推举措、勇破困局,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二十亿,达到24.11亿元,超额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财政收支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1、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41071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643万元(区本级8402万元、乡镇级54241万元),完成预算104.4%,比上年增长19.1%。地方财政收入中各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税收收入573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增值税9807万元,营业税21723万元,企业所得税12456万元, 其他各项税收收入13367万元;
    非税收入5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其他收入3487万元,教育费附加1664万元,排污费116万元,水资源费23万元。
    2、财政支出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21381万元,增长8.2%;
    国防338万元,同口径增长23.3%;
    公共安全8662万元,增长30.1%;
    教育17193万元,增长26.6%;
    科学技术1547万元,增长45.5%,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加大了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
    文化体育与传媒2196万元,增长54.6%,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加大了对文化传媒大楼建设的投入;
    社会保障和就业6887万元,同口径增长21%;
    医疗卫生3434万元,增长 34.2%;
    环境保护290万元,同口径增长20%;
    城乡社区事务14580万元,增长50%,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加大了“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等项目投入;
    农林水事务4965万元,同口径增长25%;
    交通运输181万元,增长26.6%;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066万元,增长76.7 %,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支付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90万元,增长71.5%,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加大了对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投入。
    其他支出7810万元,增长85.9%,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化解了园区债务及预留了津贴补贴调标资金。
    以上各项支出合计91720万元,占年度预算118.8%,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区本级支出62108万元,比上年增长21%;乡镇级支出29612万元,比上年增长33.8%。
    3、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62643万元,补助收入51842万元,上年滚存结余26968万元(含结转支出),收入合计141453万元。本年支出132894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支出及结转下年支出),上解支出6479万元,支出合计139373万元,净结余2080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以上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皆为调整期数,决算编成后还会有些变动,届时再向常委会报告。
    从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主要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重大突破,两个效果显著,三个增势强劲”:即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二十亿元大关,达到24.11亿元,增长25.4%。公务卡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成效显著,区本级所有单位均使用了公务卡,全区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工作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肯定。税收收入、乡镇财政收入、民生投入增势强劲。税收收入(总收入口径)增幅达到25.3%,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乡镇财政收入增幅高达30.2%,高于全区增幅4.8个百分点,其中超过40%增幅的乡镇有1个,超过30%增幅的有3个,湖坊突破9亿元,塘山突破6亿元,京东、昌东突破2亿元。全区民生投入达到2.6亿元,增长56%,高于财政总支出26个百分点,有力支持和落实了全市62项公共财政政策和全区30件民生实事。
    回顾过去的一年,围绕完成全年的财政预算任务,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创新机制保增长,收入再上新台阶
    创新考核机制。面临2010年全省财政收入高增长态势和市政府提出“两个迅速扭转”(迅速扭转财税收入在全省比重下降的趋势、迅速扭转县区在全省县区排位下降的趋势)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统一,制定出台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考评办法》,进一步加强指标考核,加大调度力度,强化项目督查,突出了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创新协调机制。在定期召开财税工作分析会的基础上,创新协调机制,建立了定期调度、专人督查和工作组巡查相结合的协调模式,对财政收入做到每日关注、每周分析、每月调度,同时协调各镇、各征管部门广集纳税信息,跟踪纳税线索,形成征管合力。
    创新征管机制。各征管部门在抓好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征收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纳税评估、重点领域专项稽查和建立层层考核的办法,严把企业欠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和工程项目税收等重点关口,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
    2、筹集资金上项目,城市面貌换新颜
    加大重大重点工程项目投入。在支持我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转型上,2010年区财政共筹集1.23亿元资金用于以民生工程、市政工程为重点的工程项目建设,其中投入3165万元用于社会福利中心暨星级老年公寓建设、筹集6500万元用于集贸市场升级改造、湖东路网、消防大楼等工程。
    加大城市维护建设投入。为提升“生态之都”的品质和内涵,建设特色彰显、宜居宜业的现代花园英雄城市魅力新城区,我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魅力新城区的若干措施》,投入1.5亿元用于市政道路、城市维护、园林绿化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其中投入8796万元用于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维护和“一大四小”、“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节点改造、店招店牌打造,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区、镇(园区)两级财政筹集财政资金1.2亿元用于朱桥路、昌东南路改造和征地拆迁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746万元用于化解园区债务。
    3、加大投入惠民生,支出保障力度大
    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农村及薄弱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区安排教育经费17193万元,同口径增长31.4%,其中投入5481万元全额保障全区2500多名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落实,投入3342万元用于南钢学校、豫东学校、梧岗小学和扬子洲中学等18所中小学教学楼改扩建,投入1915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投入120万元用于学校校安工程建设。完善卫生投入机制,健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投入1534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投入1690万元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投入526万元全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投入603万元用于全额保障乡镇卫生院经费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费。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2196万元,增长54.6%,其中安排1268万元用于信息传媒大楼和乡镇、街道文化设施建设。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2010年投入3004万元用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投入761万元用于就业补助和小额担保贷款,投入2871万元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筹集资金1500万元用于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和京东开发总公司人员安置,投入767万元用于解决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等。
    三农资金投入不断攀升。2010年农林水事务支出4964万元,同口径增长25%,其中: 投入2168万元用于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能繁母猪补贴、汽车下乡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等政策性资金并通过强农惠农“一卡通”发放到位,投入306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681万元用于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6万元用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
    4、深化改革抓管理,科学理财促发展
    加快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制定下发了《青山湖区部门预算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启用预算编制软件的通知》,全区152个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统一使用了“e财财政管理信息系统部门预算”软件,部门预算实行了系统编制、网上审核,同时加强区直部门结余结转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将结余结转资金和执收执罚部门预算外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全面地反映单位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在继续深化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基础上,积极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制定下发《公务卡结算实施方案》和《公务卡结算暂行办法》,135家预算单位办理了609张公务卡,并联合审计、监察下发了《关于开展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执行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在全区范围内特别是在用卡率偏低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专项督查努力提高公务卡的使用率。截止到年底,全区预算单位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使用公务卡消费1151笔,消费金额221万元。
    继续深化“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进一步强化乡镇支出项目用途申报制和乡镇预算调整审批制,加强乡镇村土地出让金的监管,乡镇村资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区各镇、园区纳入乡财乡用区监管的资金达34403万元,增长56%。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依托南昌市政府采购网和青山湖区政务信息网,加大采购信息披露力度,推广电子政府采购平台,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避免政府采购工作暗箱操作。全年完成政府采购2055万元,节约资金238万元,资金节约率达10.4%。
    积极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出台了《青山湖区行政事业单位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为全区57家单位168个点安装票据专用打印机和开票系统。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票据电子化管理,实现了“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的改革要求,达到了以票管费、以票控罚、以票促缴的目的,取得了财政票据源头监管的实效。
    5、强化监督堵漏洞,绩效考评趋完善
    加强重点资金的监督检查。开展了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2009年度财政收支决算、会计信息质量及农业、教育、社保等资金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并通过省市对我区强农惠农资金、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政法保障经费三项检查,有效规范单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加强重点领域的绩效评审。进一步贯彻落实《青山湖区重大重点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青山湖区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规定,对财政重点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评审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全年共完成29个项目的概、预、结算审核工作,共审查项目资金8830万元,审定金额7160万元,审减资金1670万元,审减率达18.9%。
    加强专项检查的长效管理。按照区纪委、财政、审计等6家联合发文的《关于印发〈青山湖区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重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在全区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核实“小金库”3个,督促被检查单位调账或缴入财政帐户资金21万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10年的工作成绩,是在“十一五”期间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取得的。五年来,我区财政收入连年上台阶: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8.4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4.11亿元,年均增长23.3%,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2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26亿元,年均增长22.5%。财政总收入连续跨越10亿、20亿大关,曾3次获得全省超10亿元奖励,1次三年翻番奖励。五年来,镇域实力实现新跨越:2005年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乡镇有2个,2010年增加为5个,其中超五亿元的乡镇有2个,乡镇级总量由2005年的6个亿增加到21个亿,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达到30%.五年来,财政各项改革突飞猛进:“十一五”期间共推进了九项改革,实现“九个统一”,即推进了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编制统一使用部门预算软件;推行了财政国库支付改革,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纳入财政支付系统管理;推行了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乡镇资金统一实行区级监管;推行了公务卡改革,公务消费统一使用公务卡;推行了收支完全脱钩改革,执收执罚部门统一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了会计代理改革,纳入改革的单位统一集中核算;推进了津补贴改革,公务员统一津补贴;推进了政府采购改革,统一政府采购目录;推进了财政票据改革,财政票据统一电子化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五年来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依法监督、区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镇场、街道、园区、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全面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工作和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2011年开始执行的新的财政体制将对我区财政收入总量带来冲击,体制调整后我区财政收入规模较其他城区相比增量不大。其次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与财政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满足民生需求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最后是部分乡镇财政保障能力仍然较低,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这些都为今后的财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1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大区、生态之都”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和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依据今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2011年全区总预算和区本级预算草案。收入预算安排坚持科学稳妥、实事求是,实现全区财政收入增长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以及“十二五”规划财政收入的增长相适应。支出预算安排坚持量财办事、适度从紧,突出民生重点,压缩一般性支出,着力保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支出,集中财力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
    1、2011年全区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今年我区地方财政收入安排90000万元(按新体制测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8.4%(按同口径计算,下同),其中:区级9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乡镇级809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主要收入项目安排如下:
    税收收入828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增值税12600万元,营业税264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500万元, 其他各项税收收入32360万元;
    非税收入7140万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和其他收入3760万元,教育费附加3150万元,排污费205万元,水资源费25万元。
    根据初步汇总乡镇编制的预算,按照新的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为90000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转移支付补助(不含上级专项追加补助)17080万元,剔除上解上级支出11100万元,全区可用财力95980万元。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2011年财政预算支出为95000万元,比上年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增长23.1%,当年预算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各支出项目初步安排是:
    一般公共服务1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国防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公共安全8410万元,比上年增长21.5%;
    教育17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科学技术1980万元,比上年增长36.5%;
    文化体育与传媒1155万元,比上年增长23.7%;
    社会保障和就业6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9.8%;
    医疗卫生3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
    节能环保500万元,比上年增长66.7%,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污染防治投入加大;
    城乡社区事务10600万元,比上年增长43.2%,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新增了道路综合提升改造、市管道路下放、城管执法分局下划等因素;
    农林水事务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2.3%;
    交通运输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6%;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705万元,比上年增长35.3%;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10万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
    总预备费2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9.3%;
    其他支出1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
    按原口径测算,科技、教育、农业三项支出分别增长24.9%、25.8%、22.3%,均高于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6.7%的增幅,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
    2、2011年区本级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9075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503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非税收入4040万元,比上年增长9.8%。
    按照新的财政体制计算,2011年区本级地方财政收入为9075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下级上解收入、转移支付补助(不含上级专项追加补助)53405万元,本级可用财力62480万元。本着“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2011年本级财政预算支出为62000万元,比上年区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数增长19.2%,预算收支平衡。各支出项目初步安排是:
    一般公共服务100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4%;
    国防2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公共安全820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教育17540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科学技术1490万元,比上年增长26.8%;
    文化体育与传媒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
    社会保障和就业386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
    医疗卫生2047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节能环保37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
    城乡社区事务5061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农林水事务2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9.5%;
    交通运输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770万元,比上年增长25.9%;
    粮油物资管理事务110万元, 同上年持平;
    总预备费1380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其他支出771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三、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圆满完成财政工作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我区由“经济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型、“生态之都”向“品质之区”提升最为关键的一年。为此,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区委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实力、繁荣、和谐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 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任务,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支持结构调整,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为“建党90周年”献礼。
    (一)始终坚持率先发展,固本开源挖潜增收
    一是着力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落实《关于大力繁荣现代服务业和发展新型工业促进绿色崛起的若干措施》,充分利用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发展专项奖励引导资金和科技发展资金,大力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总部经济和特色市场物流现代服务业,着力扶持重点产业和新型工业,加快推进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着力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创新财政体制机制,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区与镇、园区之间的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区、镇两级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建立区与镇发展同步、财源共生、利益共享的收入增长机制和财力分配机制。
         三是着力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财政蛋糕。做好大项目引进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境内外总部企业,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做好项目推进工作,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落户、顺利开工、顺利投产,使财源建设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突出财源建设和效率优先,坚持财政扶持与企业绩效挂钩、与企业发展目标挂钩,体现奖优扶强。
    (二)始终坚持科学调度,加强征管应收尽收
    一是强化收入动态化分析。科学把握经济形势,及时分析、预测财税政策变化和财政体制调整对财政收入和地方财力的影响,密切关注重点企业,加强对潜在税收的分析掌握,提升税源控管能力,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二是推行收入精细化管理。健全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广应用税控收款装置,强化以票管税。加大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切实堵塞税收征管漏洞。健全税收源头控管机制,加强财税与工商、房管、土地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信息联网和数据交换制度,不断提高收入控管水平,努力实现应收尽收。
    三是强化收入日常化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收入责任机制,完善财税部门任务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体系,细化收入目标责任,切实做到人人有任务,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各镇、各部门共同促进财政增收的局面。
    (三)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追求品质
         一是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努力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可用财力增长的同时,优先发展教育,做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即:教育支出增幅比财政总支出增幅有所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所提高,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的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促进城乡社区卫生体系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上海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所和罗家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抓好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积极推行国家基本用药制度,执行基本药物零利润销售制度, 安排资金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失地农民等失业人员培训力度,足额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不断提高城镇就业率。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部分困难企事业等单位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改善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众的生活待遇。
    三是更加突出“三农”投入,完善财政支农增长机制。全力支持农村农业加快发展,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推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支持农村安全饮水、自来水村村通工程、扬子洲圩堤、红旗联圩整险加固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家电下乡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的管理措施,确保各项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兑现到位、各项惠农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打造和谐人居环境。加大投入实施百路大会战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青山湖大道、道路“白改黑”工程,不断完善市政公用设施,解决一批市政消防栓和城区背街小巷照明。筹集资金积极推进城镇、村社造林绿化改造、农村环境整治等“一大四小” 造林绿化工程,全力支持廉租房、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社会停车场等项目建设。
    (四)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科学精细管理
    一是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以部门预算公开为目标,加快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硬化基本支出、细化公用支出,优化项目支出,努力把单位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建立更加完整、更加细致的部门预算体系,为实施部门预算公开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积极开展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改革。对预算外收入项目认真进行清理,将仍在预算外管理的非税收入,除国家规定的教育收费外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好收入核对等各项准备工作,并把收入及时缴入国库。
    三是深入推进公务卡改革。深入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强化公务卡消费专项稽查,扩大公务卡结算规模,提高公务消费用卡率,将公务卡结算改革引向镇、园区。
    四是深化“乡财乡用区监管”改革。加大乡镇财政资金的直接支付力度,增加直接支付资金所占比重;完善制度,加强监管,不断推进乡镇财政资金规范化管理。
    五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体制、机制和制度,全面推行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职能市场化,完善“管、采”分离措施,建立监管部门、采购人和社会中介机构三方监督机制,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和效率。
    六是深化“会计代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会计代理”制度改革范围,逐步把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纳入改革范围,全面提高预算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五)始终坚持监管并举,强化监督突出绩效
    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着力强化预算执行绩效意识,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四位一体”制度框架,全面推进政府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建立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增强绩效评价约束力。
    二是加强对全区重大重点工程资金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对区社会福利中心暨星级老年公寓、中小学校新建、改扩建等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加大对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结算力度,严把工程资金使用关,保障项目资金的安全。
    三是做好财政基础工作和会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预算单位人员、工资及津补贴、资产负债表、收费项目和标准,以及财政收支、财源财力、财政保障人口等信息,逐步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支出标准体系,推进支出项目库建设,完善定员定额与实物费用定额相结合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财务会计等基础制度,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加强债务监控,努力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新的一年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镇、街道、园区、各部门和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为开创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
打印此页|关闭窗口
扫码浏览